• 首页 Home
  • 关于海华都市 About Us
  • 广告 Advertise
  • 我们的微博 Weibo
  • Louis Vuitton N61739 Damier Ebene Canvas Macao Clutch Ebene louis vuitton outlet Louis Vuitton Naturl Snow Silk Scarf Pure White 201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故事>正文
    大城小区第一期:南费东
    带您全方位了解费城大街小巷
        ■ 2015-01-28 ■作者:唐丹羽,袁伯乐 ■ 来源:海华都市网 ■ 打印 ■ 分享■
    摘要:你结识了费城,但是你足够了解它吗?你是否知道哪条大街好玩,哪条小巷有趣,哪里又住着什么样的人吗?海华都市报2015首献:大城小区,一份最有趣的费城分区指南。第一期:南费东。



    名词解释:Neighborhoods. 城市里的一个个居住区,每个都有着自己约定俗成的边界和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在美国,他们被称为“neighborhoods”,在中文里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我们暂时译为“小区”。

    关于“大城小区”:
    你来了费城,结识了这个大城市,但是你足够了解它吗?你是否知道哪条大街好玩,哪条小巷有趣,哪里又住着什么样的人吗?

    要想成为一座城市的万事通,还是要了解这里每一个小区的特色。在这个海华都市报与费城生活攻略的全新系列里,我们将给您带来一份最能帮你涨知识的费城城市指南,一份最全的分区地理报告。

    费城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在费城找到所属之地。从地理上,它位处北方,但离南方也就几个小时的车程。从人口上,这里各个种族的差距没有美国总体那么大,黑人白人几乎平分秋色,拉美裔和亚裔队伍也在逐渐壮大。从经济上,这里虽然没有足以称霸全美的行业,但是它的市场对各个产业都有胃口。从文化艺术上,它的高雅与市井有时就是隔着一座费城美术馆。一座兼收并蓄的城市,一只杂食动物,一位不偏不倚的家长。

    不过,费城的杂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城市内部区域差异非常明显。新来的人顺着Broad大街从南向北走一圈就能看得出来,有时就是隔着一条街,人间地狱两相望。再混得久了,你脑海中就有了破败的北费、高大上的市中心、小资的老城区、市井的南费等等印象。

    但是,这些简单的印象可远远不是全部。传统上,费城有超过三十个大大小小特色迥异的小区(美国人称它们是“neighborhoods”。我们搜遍中文也找不到完全对应又能为大众接纳的词,所以暂译“小区”。)您可能比较熟悉Chinatown,Center City,University City,但是您可能不知道Point Breeze,Passyunk,和Manayunk。

    我们如果把三十多个小区一期一期地介绍,一年也说不完,所以在这里,我们借用了城市规划委员会曾用过的分区概念,把费城分成了十二个区,并给每个区一个对应的中文名字。这是为每一个初来费城的中文读者量身打造的城市指南。希望您看过我们这个系列以后,先能学会不迷路,然后再慢慢找到每条大街小巷的特色。

    一点人文,一点地理,很多美食,很多乐趣。欢迎和我们玩转“大城小区”。

    第一期:南费东
    “这里是移民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踏出来的欢乐之地”

    对很多人来说,南费城(South Philly)是一个比较耳熟的概念,东起特拉华河,西至思故河,北至繁华的南街(South Street),南至海军船厂,这里的人操着最纯正的费城腔,住着费城最常见的红砖连排房,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但是如果以S. Broad大街为界,你会发现东西南费城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大城小区”的第一期里,我们先来谈谈故事最多的南费东(South Philly-East)。

    在正式介绍前,您需要知道的是:不论是从居民的文化根基上,还是从经济产业构成上,南费东都可以说是费城最多元化的一个区。在这里,来自不同地域的移民,一步一步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在开始随我们了解南费东之前,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费城分区图,让您对每个小区有一个基本地理概念。我们把小区用不同的颜色表示,请点击色块来看小区的名称和一些基本情况。(这份地图随时更新中,我们会经常为您补全信息,常回来看看!部分分区界限因有争议,不代表官方记录。)



    (袁伯乐制图, Powered by Mapbox。)

    1. 从印地安原住民的马蹄印,到今天食客寻香觅食的足迹
    小区:East Passyunk Crossing, Passyunk Square
    地标:East Passyunk Avenue
    去哪儿玩:到东“怕上课”街吃好吃的



    (上世纪70年代的“怕上课”街貌。图片来源:
    http://www.passyunkpost.com)

    费城大部分街道都是经纬走向,“斜着”的街道虽然特立独行,但都颇为重要。在南费城,E. Passyunk Avenue就是这样的一条路。

    “Passyunk”是一个特拉华河流域印第安语词汇。这个词有着多重含义:“一个睡觉的地方”,“水平”或“山脚下”。发音近似“怕-上-课”。

    早在17世纪中叶,瑞典人便开始聚居于此。直到1682年,费城之父William Penn从特拉华河岸登陆,随后与特拉华印第安人签订了地域条约,并将这一片区域命名为Southwark。Southwark又细分成了Moyamensing和Passyunk两部分。

    在1854年之前,South Street一直是费城的南界,而更南边的Southwark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自成一体,之后整整一个世纪,Southwark不断接纳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移民者,意大利人,墨西哥人,东南亚人都先后踏上这片土地。他们在特拉华河畔下了船,在而后建立的海军造船厂和其他产业里工作。East Passyunk大道也逐渐成为了商业中心,人们沿街开起了餐馆,卖起了家具,不同文化的冲击使这片区域从最初的种族骚乱与宗教冲突中逐渐剥离,成为南费城一处欣欣向荣的商业区。

    直到今天,人们行走在这条大道上,仍能感受到繁荣的气息。150家独立经营的企业里,餐馆业最为著名。在《Food and Wine》杂志评选出的2013年度全美十条最优美食街中,Passyunk便是其中之一。



    (Geno's Steaks,夜。 唐丹羽 摄)

    小插曲:谁才是正宗的费城Cheesesteak店? 
    意大利市场的最南端,在9街与Passyunk Ave 相交的街口,有两家著名的Cheesesteak店,两家店的占地形状都成三角形,俯瞰像一个扎在街口的蝴蝶结。Pat's King of Steaks 位于街口南边,Geno's Steaks在街口的北面。

    1930年,Pat 和Harry Olivieri 两人合力经营起Pat's king of  Steaks店,36年后,Joey Vento在街对面开始经营Geno’s,这样的建筑格局和市场竞争也让两家的Chessesteak越卖越火,食客们有着各自的偏好,排成的长队常常横穿整个十字路口。

    费城人对于Cheesesteak的喜爱是不言而喻的,在闹哄哄的South Street上也有一家芝士牛排店——Jim’s Steaks。人们在路边站着队,即使队伍已经排到店门外,折个弯拐进了4街的墙边,也不见有人离开。


    (Jim's Steaks。贾玉璇 摄)

    2. 爱尔兰人跳着踢踏舞,在这里夯下了的不羁与欢笑的基石
    小区:Pennsport
    地标:Mummers Museum, Second Street.
    去哪儿玩:Mummers Parade, 圣帕特里克节和酒鬼文化


    (2013年的Mummers Parade。 袁伯乐 摄)

    在南费城,族裔间的不同文化一直交替主导着这一方水土。最先踏入这片“聚宝盆”的,便是爱尔兰人。在这的爱尔兰人有着与欧洲截然不同的生活,历史上将当时的他们概括成“贫穷、艰苦、白人、未受教育”。

    即便如此,爱尔兰人也有着自己的文化,甚至一直影响着今天的费城人,比如一年一度的Mummers Parade。这些爱尔兰蓝领们将家乡的传统带到了南费。新年伊始,他们穿上花里胡哨的衣服,画着七彩斑斓的面妆,吹着乐器沿街游行着。一年一“闹”也让费城政府开始关注起这一族群。直到1901年,游行终于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支持。直到今天,Mummers Parade依旧声势浩大,成为费城新年的一道风景线。1976年,Mummers在南费东建起了自己的博物馆,保存着曾经的衣服,音频,视频等资料。

    每年的3月中旬是爱尔兰人的圣帕特里克节(Saint Patrick's Day),在费城,这个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1771年。这一天,爱尔兰的着装从五颜六色变成清一色的绿衣。直到今天,街上庆祝节日的人潮宛如湖中水草,在车水马龙间穿梭。白天的游行结束后,夜晚就是年轻人的泡吧时间。这些年轻人里,包括爱尔兰人,美国人,华人等等不同族裔。

    爱尔兰文化在越过大西洋后,传播到他国领土,感染着不同族群。

    3. 意大利人的靴子印
    小区:Bella Vista
    地标:Italian Market
    去哪儿玩:到意大利菜市场买肉


    (位于意大利市场的Hollywood Market Meat肉制品店。 唐丹羽 摄)


    (意大利市场一隅。贾玉璇 摄)

    在今天看来,南费东常常被人们概括为“Italian neighborhood(意大利人的社区)”。但在19世纪50年代,这里的意大利人口仅为300人,除此之外便是数以千计的爱尔兰人,德国人,及英国人。直到19世纪90年代,一位名叫Carmillo Erminio的意大利人搬进了Fitzwater街,意大利人的影响力才慢慢扩大。现在南费城意大利后裔聚居的小区有Bella Vista和Marconi Park等。

    沿着9街从南边的Wharton Street向北一直走到 Fitzwater Street,狭窄的街道两旁,彩色塑料布或是金属遮阳蓬搭起的摊位排成一排,门市种类繁多,人流量大,给这条本就狭窄的街道添加了更多“杂乱差”的元素。即便如此,鳞次栉比的意大利市场还是从19世纪末繁华至今。

    街两旁除了有遮阳蓬阻挡着烈日雨雪,冬日街头还摆放着一米高的铁桶供人们生火取暖,人们穿梭在摊位间,挑选着水果,蔬菜,海鲜及各类肉制品。“露天菜市场”的老顾客们早已熟练的货比三家,水果摊前的小纸板常常写着“4 For $1.00”、“5 For $2.00”,因此一美元买上四个柠檬,两美元买上五个苹果是最平常的买卖。与美国大宗超市相比,意大利市场除了价格低廉外,您还必须准备好现金,小商贩们可不会拿着刷卡机从你的信用卡里刷走一美元。

    热闹的菜市场景象一直从早上9点延续到下午5点。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越南人,韩国人,华人和墨西哥人移民至此,与意大利人一同生活。如今的小商贩多数是拉丁裔,若想购得意大利人的传统食物,则要走进街边的店里。这些传统的费城排屋,一层通常是商店,二层以上是住所。商店的营业时间通常持续到夜晚,一些餐馆甚至经营到午夜。在这的意大利面食,奶酪,肉制品颇有“老字号”风范。人们在Di Bruno Bros奶酪店或是Hollywood Meat Market 肉制品店购物,总要花些时间用于排队。

    4. 东南亚人与华人纷至沓来
    小区:Little Saigon
    地标:Washington Avenue
    去哪儿玩:东南亚地方超市和数不清的越南粉小店


    在上世纪80年代,战后的越南大肆排华,大批华人回国,也有一批华人选择漂洋过海移民香港,美国等地,其中一支便在南费城的七街安家落户。随着东南亚政局的混乱,同时期来到美国的还有越南人,柬埔寨人及老挝人。

    在当时,南七街曾一度是犹太人的商业街,直到70年代,犹太人经营的小企业纷纷倒闭,东南亚人便在之后的十年间顺势搬进了废弃的商铺里,开始经营自己的生意。

    在Mifflin Square Park,沿街都是东南亚人经营的餐馆,美甲店。“你看,这小广场附近的每个角落,每栋房子都住着亚洲人,几乎看不到其他种族。”30岁的柬埔寨移民在接受《问询者报》采访时坦言道。

    走过这一片区域,往北行至Washington Ave,你总能在沿街的各个小型购物中心里找到华人超市和越南超市。越南米粉店,越南小吃店也沿着这条大道零星开着。华人们也早已熟悉各个超市的情况,哪家的肉好,哪家的菜新鲜早已烂熟于心。

    几十年来,东南亚人作为这里的新移民,和此地的其他族裔也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安定后的他们开始为自己的宗教信仰寻找载体。在现在的意大利市场附近,还留存着一座越南风格的寺庙,就在这个寺庙以南的地方,还有一座柬埔寨人的寺庙,他们都在南费城留下了自己的宗教。

    对外人来说,亚洲后裔在南费东留下的足迹也许不像意大利和爱尔兰人那么扎眼,但是他们的存在是实实在在的。据联邦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普查数据显示,南费城现居住着26,562人,其中亚裔人口占了23.3% 。另据Philadelphia Research Initiative于2011年发布的《城市变迁-费城20年的种族发展状况》(A City Transformed- The Racial and Ethnic Changes in Philadelphia Over the Last 20 Years)报告显示,1990年南费东的亚裔人口仅为2373人,20年后,亚裔增长到8954人,人口增长了277.4%。

    逐渐壮大的亚裔群体经营着自己的小本生意,在拥挤的南费东接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保留着自己特有的文化遗产,不慌不忙的顺应着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


    本期“大城小区”先到这里啦!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者想要更加了解某一个社区,请发邮件至editor@nmspress.com。与此同时,我们会继续给您一个一个地介绍费城,请继续收听吧!


    大城小区Philadelphia Neighborhood
    (责任编辑:海华都市网)■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更多故事
  • 报告:亚裔现状
  • 曲婉婷:唱我的
  • 戏里文心
  • 2014:枪手 v. 警官
  • 请遵守相关的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进入详细评论页>>
    都市 City

    Copyright©2007-2015MetroChinese.com All Rights Reserved.